熱身與拉筋有何分別?淺談兩者的功能與應用時機
- KIT CHOW

- 8月3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🔍在運動準備及恢復過程中,「熱身」與「拉筋」(伸展)往往被誤認為相同動作,但實際上兩者在目的、方式與應用時機均有明顯分別。了解兩者的角色,有助於提升運動表現及減少運動傷害風險。

---
✅ 熱身(Warm-up)的功能與建議
熱身是運動前透過動態活動提升心率與身體溫度的過程,目的在於:
提升心肺功能
增加關節活動度
增強神經肌肉反應
預防受傷與提升爆發力
常見形式包括:
輕快步行/慢跑(5–10 分鐘)
動態伸展(如跨步踏前、手臂環繞)
模擬運動動作(如跳高前練習原地彈跳)
📘 研究支持:
Fradkin 等人(2010)指出,適當熱身能有效改善肌力、敏捷與反應速度,有助於運動表現整體提升【Fradkin et al., 2010】。
---
✅ Kit Sir Tips:
熱身唔一定要複雜,5–10 分鐘輕鬆郁動+針對性動態伸展已經非常足夠。
如果你準備爆發性運動(如衝刺、舉重),熱身一定要模擬訓練動作,幫助神經系統預備出力。
---
✅ 拉筋(Stretching)的作用與時機
拉筋大多指靜態伸展,即將肌肉拉至某個伸展幅度,並靜止保持約15–60秒。目的包括:
提升柔軟度
放鬆緊繃肌肉
促進血液回流與恢復
減輕延遲性肌肉痠痛(DOMS)
📘 研究支持:
Behm & Chaouachi(2011)指出,靜態伸展雖有助放鬆,但若於運動前進行,可能短暫降低肌力與爆發力,建議安排於運動後或另行進行。
---
✅ Kit Sir Tips:
運動前以動態伸展為主,運動後再做靜態拉筋效果最佳。
拉筋時要溫和進行,每個動作停留 15–30 秒,感覺微微拉扯即可,切勿強行過度。

---
🧾 熱身與拉筋比較
熱身(Warm-up)
✅ 目標:激活身體、提升核心體溫、預防受傷
✅ 動作類型:動態、有節奏的動作(例如開合跳、原地慢跑)
✅ 執行時機:運動前
✅ 主要好處:提升心肺功能、促進血液循環、準備神經系統進入運動狀態
✅ 科學建議:運動前必做,有助提升表現
---
拉筋(Stretching)
✅ 目標:放鬆肌肉、增加柔軟度、協助身體恢復
✅ 動作類型:靜態伸展(維持某姿勢15–60秒)
✅ 執行時機:運動後或日常放鬆時進行
✅ 主要好處:減少肌肉緊繃、舒緩痠痛、促進恢復
✅ 科學建議:運動後做最理想,避免運動前過長靜態伸展
---
📖 參考文獻:
1. Fradkin, A. J., Zazryn, T. R., & Smoliga, J. M. (2010). Effects of warming-up on physical performance: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-analysis.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, 24(1), 140–148.
2. Behm, D. G., & Chaouachi, A. (2011). A review of the acute effects of static and dynamic stretching on performance.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, 111(11), 2633–2651.
3. Simic, L., Sarabon, N., & Markovic, G. (2013). Does pre-exercise static stretching inhibit maximal muscular performance?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& Science in Sports, 23(2), 131–148.
---
💬 Kit Sir 金句:
「熱身係你打仗前嘅準備,拉筋就係打完仗之後嘅整理。唔好攪亂時機,先至可以打得贏又唔傷身。」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