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想擁有「食極唔肥」的體質?
為什麼有些人「食極都唔肥」?
但可能你連飲水也會肥?
今天帶大家了解「易受體質」的真相
教你如何養成「易瘦體質」
你有沒有遇過一些看起來特別瘦,吃起飯來飯量卻大得驚人的朋友,好像無論吃什麼、吃多少、怎麼吃都吃不胖,這種讓大家羨慕嫉妒恨的體質被稱為“吃不胖體質”,又稱“易瘦體質”。
易瘦體質到底是怎樣一種神奇的存在?
擁有易瘦體質的人身體機能到底有什麼“秘密”?
【易瘦體質的真相】
1.身體成分原因
易瘦的體質通常處於體內基礎代謝率過高的體質,分生理性易瘦和病理性易瘦兩種情況。
如果從病理性易瘦的角度來講,在一些疾病的情況下身體就會導致過度消瘦。
例如:內分泌科的基礎代謝率亢進的疾病(如甲狀腺功能亢進、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、糖尿病)或者因為慢性長期感染而大量消耗的體質,例如結核病、風濕病、結締組織病和貧血都屬於易瘦的病理性體質。
從生理性體質來講,易瘦體質通常是長期從事有氧運動者或者長期從事肌肉訓練者,體內肌肉的比例發達,肌肉的含量相對較多,所以這類人靜息代謝率和基礎代謝率較高,所以產生了易瘦體質。
2.食物選擇原因
多吃含鹼食物會讓自己變瘦。
在日常生活中吃的食物大致可以分為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。從營養的角度來看,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健康的保證。
而現在人的飲食習慣更偏向於酸性食物居多,如:澱粉類、乳酪、甜點、精加工的食品(白麵包)類等。
而如果你是酸性食物吃得過多,可以在減少酸性食物攝入量的同時去增加鹼性食物的攝取,如:檸檬(沒看錯它是鹼性的)、蔬菜、水果、海藻類、堅果類等。
3.進食順序咀嚼次數
關於進食順序
2016年8月的一項研究表明,改變進食順序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,測試很簡單,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先給他們吃蛋白質、蔬菜、最後再吃主食。明顯的血糖和體脂率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。
咀嚼次數對健康的影響
咀嚼次數對我們的飲食和健康有著重要影響,以下是兩個方面的闡述:
1. 澱粉酶與碳水化合物的消化:咀嚼時會分泌唾液澱粉酶,這種酶能分解消化澱粉。增加咀嚼次數,減緩進食速度,可讓澱粉酶有更多時間充分分解碳水化合物,有助消化。
2. 咀嚼次數對食物攝入量的影響:一項刊登在《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期刊》的研究顯示,增加咀嚼次數與降低熱量攝入有關。研究中,參與者在增加50%咀嚼次數時,食物攝入量減少了約10%,熱量減少了70千卡;當咀嚼次數增倍時,食物攝入量減少了15%,熱量減少了112千卡。
總結
咀嚼次數對我們的健康有著顯著影響。增加咀嚼次數有助於碳水化合物的消化,並可能降低熱量攝入,有利於維持健康體重。為了保持健康,建議在進食時慢慢咀嚼,給予消化系統充分的時間進行消化與吸收,同時有助於降低過量攝食的可能性。
打造易瘦體質:簡單幾個步驟,健康又有效!
想變成易瘦體質,其實唔難!只要注意調節體內嘅內分泌同酸鹼平衡,保持體內環境穩定,跟住以下幾個建議,就可以慢慢養成易瘦體質啦!
1. 堅持有氧運動:每日保持有氧運動30分鐘以上,有助代謝多餘脂肪,消耗更多卡路里。
2. 針對性肌肉訓練:專注訓練身體大肌群,例如胸、肩、背、臀、腿等,增加肌肉密度同肌肉含量,提高靜息基礎代謝率,變得更易瘦。
3. 放鬆同拉伸運動:進行適當嘅放鬆同拉伸運動,例如普拉提或瑜伽等,有助提高基礎新陳代謝率,養成易瘦體質。
4. 嚴格控制飲食:培養低鹽、低脂、低糖、低卡路里嘅飲食習慣,遠離高糖、高脂同高鹽食物。
如果你想打造易瘦體質,但又擔心自己堅持唔到,唔洗怕!試下為自己訂個期限,例如半年或三個月,期間嚴格跟住以上建議調整生活習慣,或許到咗期限就可以成功打造易瘦體質啦!
Comments